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是一個綜合征,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細血管、小動脈、小靜脈內廣泛纖維蛋白沉積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廣泛的微血栓。導致循環功能和其他內臟功能障礙,消耗性凝血病,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產生休克、出血、栓塞等臨床表現。過去曾稱為低纖維蛋白原血癥,消耗性凝血病,最近有人認為以消耗性血栓出血性疾病為妥,但最常用的仍為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 目錄
-
1.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有哪些典型癥狀
4.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應該如何預防
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常規方法
1.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質入血,從而引起一個以凝血功能失常為主要特征的病理過程。下列為引發此癥的可能病因:
1、妊娠并發癥:羊水栓塞,胎盤早剝死胎滯留,流產感染宮內引產,先兆子宮破裂。
2、感染:流行性出血熱,出疹性病毒感染(天花、水痘、麻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巨細胞病毒感染,斑疹傷寒,固紫色陰性桿菌感染(膽道感染,傷寒,暴發性細胞性痢疾,敗血癥等),固紫色陽性球菌感染(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暴發性紫癜,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華佛氏綜合征,惡性瘧疾。
3、大量組織損傷與手術:大面積燒傷,嚴重的復合性外傷,體外循環,胸部,盆腔及前列腺手術等。
4、腫瘤及血液病:前列腺癌,肺癌,消化道各種粘液腺癌(尤其是廣泛移轉的晚期腫瘤),各種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
5、心、肺、腎、肝等內臟疾患:肺源性心臟病、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的心力衰竭、肝硬化、急性或亞急性肝壞死、急進性腎小球腎炎、溶血尿毒綜合征、出血壞死性小腸炎、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糖尿病酸中毒、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等結締組織病。
6、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輸血及輸液反應、中暑、腎移值后排斥反應、毒蛇咬傷、巨大血管瘤、藥物反應及中毒等。
2.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輕者可僅有少數皮膚出血點,重癥者可見廣泛的皮膚、粘膜瘀斑或血腫,典型的為皮膚大片瘀斑,內臟出血,創傷部位滲血不止。
1、皮膚血栓栓塞:最多見,指端、趾端、鼻尖、耳廓皮膚發紺,皮膚斑塊狀出血性壞死,干性壞死等。
2、腎血栓形成:少尿、無尿、氮質血癥等急性腎功能衰竭表現最常見。
3、肺血栓形成:呼吸困難、紫紺、咯血、嚴重者可發生急性肺功能衰竭。
4、胃腸道血栓形成:胃腸道出血、惡心、嘔吐與腹痛。
5、腦血栓形成:煩燥、嗜睡、意識障礙、昏迷、驚厥、顱神經麻痹及肢體癱瘓。
6、休克:肢端發冷、青紫、少尿和血壓下降。以血管內皮損傷引起的DIC較為多見。
7、溶血:因微血管病變,紅細胞通過時遭受機械性損傷,變形破裂而發生溶血。臨床上可有黃疽、貧血、血紅蛋白。
3.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有哪些典型癥狀
臨床表現與基礎疾病有關。DIC時何種蛋白溶解過程(凝血或纖溶)處于優勢,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臨床表現的特征。以凝血為主者可只表現為血栓栓塞性DIC;以纖溶為主者可發展為急性消耗性出血。也可在上述之間呈現一種廣譜的,涉及不同類型的DIC臨床表現。
1、出血
多部位出血常預示急性DIC。以皮膚紫癜、瘀斑及穿刺部位或注射部位滲血多見。在手術中或術后傷口部位不斷滲血及血液不凝固。
2、血栓栓塞
由于小動脈、毛細血管或小靜脈內血栓引起各種器官微血栓形成,導致器官灌注不足、缺血或壞死。表現皮膚末端出血性死斑;手指或足趾壞疽。
3、休克
DIC的基礎疾病和DIC疾病本身都可誘發休克。
4、各臟器功能受損
重要器官①腎臟受損率25%~67%,表現為血尿、少尿、甚至無尿;②中樞神經功能障礙表現意識改變、抽搐或昏迷;③呼吸功能受影響表現肺出血、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④消化系統表現消化道出血等;⑤肝功能障礙22%~57%,表現黃疸、肝功能衰竭。
4.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應該如何預防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最終結果早已被知曉。由血栓形成和斑塊的去纖維蛋白作用,引起外周血壞疽和出血的“黑色死亡”對人類的危害已歷時千年之久,病死率高達31%~80%。由于DIC病因是各種不同的基礎疾病,所以對基礎疾病及對總的臨床表現的了解和認識,則更為重要。
一、防治原發病
預防和去除引起DIC的病因是防治DIC的根本措施。例如控制感染,去除死胎或滯留胎盤等。某些輕度DIC,只要及時去除病因,病情即可迅速恢復。
二、改善微循環障礙
采用擴充血容量、解除血管痙攣等措施及早疏通阻塞的微循環。
三、建立新的凝血與纖溶間的動態平衡
在高凝期可應用抗凝藥物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阿斯匹林等阻止凝血過程的發動與進行,預防新血栓的形成。出血傾向十分嚴重的病人,可輸血或補充血小板等凝血物質以及使用纖溶抑制劑。
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檢查項目繁多,但缺乏特異性、敏感性高而又簡便、快速的方法。有些試驗比較精確,但化費時間太多,難以適合急癥診斷的要求。由于DIC病情發展快,變化大,化驗結果必須及時正確,必要時還要反復檢查,作動態觀察,因為在DIC的不同階段其檢驗的結果不盡相同,由于機體代償功能強弱不同所致。當檢驗結果與臨床表現不一致時,要恰當評價檢驗結果的意義。有時臨床表現可能比陽性的檢驗結果更為重要。DIC的實驗室檢查主要分以下幾種:
1、常用的快速簡易的實驗室篩選檢查包括: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水平、D-二聚體。
2、DIC特殊的檢查適用于篩選檢查后仍不能確診者。
6.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病人的飲食宜忌
預防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發生,患者應該低鹽低脂飲食,吃富鉀食,多吃魚、多吃些蔬菜和其他酸味水果,同時注意營養均衡,由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通常會伴隨有組織器官的出血,故可造成貧血,飲食上除了上述之外,還應該補充含鐵豐富的牛肉、羊肉、豬血、菠菜以及含維生素C豐富的檸檬。
7.西醫治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常規方法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病情嚴重,病勢兇險,發展迅速,必須積極搶救,否則病情即可發展為不可逆性。原發病與DIC兩者互為因果,治療中必須同時兼顧,嚴密觀察臨床表現及實驗室化驗結果的變化。
1、基礎疾病治療
加強基礎疾病治療是消減DIC促發因素,增加患者存活的首要措施。
2、血液制品的應用
應用血液制品實際是一種替代性治療。包括濃縮血小板懸液、新鮮冰凍血漿、冷沉淀、新鮮全血、凝血酶原復合物等等。
3、肝素應用
肝素治療可使某些慢性DIC患者受益。也用于急性DIC患者,應用時需審慎。
4、纖溶抑制劑
應用時需慎重。